張善曾,1922年出生于北京,是相聲名家趙靄如的關門弟子,筆名木公。
張善曾原先是書香門第,因為喜歡聽相聲,拜師趙靄如。解放后他在北京市曲藝三團工作8年,一方面給老藝人們上文化課,一方面從事相聲創作和改編工作,任北京市曲藝團創作組組長,同時與陳涌泉、趙世忠、方笑文等演員合作,留下《窩頭論》等錄音。
文革后,北京市崇文區小花藝術團聘請老藝人做教師,張善曾等是王玥波、應寧、徐德亮(徐亮)等人的相聲蒙師之一。 除了家學淵源,他也承繼下白沙撒字技藝,雙鉤大字是拿手好戲,同時青衣和花臉都唱得不錯,他學拉洋片學得很好,尤其長于仿學小金牙的唱腔。
張善曾的代表作如《地理圖》、《賣掛票》、《鬧公堂》、《學評戲》等。新相聲中,兒童相聲《偷杏兒》被選為建國十年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之一,再如《無痛分娩法》、《安全防火》、《到處碰壁》、《新八扇屏》、《魔椅》(化妝相聲)等等。晚年出版《北京十三轍及詞語匯編》等圖書。他的徒弟是白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