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臣(相聲第六代傳人)

分類:名家堂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7日    點擊:1234次

孫少臣,天津人,相聲演員,師承高壽亭先生。

孫少臣自幼成長在曲藝家庭,是相聲大師孫少林先生的堂弟。1943年孫少林先生創辦了晨光茶社,受堂兄的影響,年幼的孫少臣也立志成為一名相聲演員。

孫少臣也是天津人,1944年隨家庭投奔堂兄到濟南。在堂兄孫少林的嚴格教授指點下,孫少臣進步很快,13歲就開始登臺表演相聲。孫少臣與當時在晨光茶社學習深造的李伯祥、趙振鐸、王文元等,均是一塊兒練功學藝的學員,活潑可愛的他們被觀眾稱贊為晨光茶社的小將。在“小將”當中,惟獨孫少臣的文化水平最高,能夠把口傳的基本功如繞口令、貫口等活路的段子寫成書面記錄,然后再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因此,比起其他學藝的學員,孫少臣省勁兒了許多。 剛剛進入青年時代的孫少臣就已經成為一名很受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他的表演風格沉穩風趣、老練,抖出來的“包袱”幽默詼諧,耐人咀嚼,他擅長于說文哏,而且表演效果相當精彩。

孫少臣(相聲第六代傳人) 孫少林堂弟 孫少臣 名家堂  第1張

李伯祥、孫少臣

晚年的孫少臣收集整理了較完整的晨光茶社歷史資料和部分晨光茶社相聲藝術的精彩演出片段,形成文字資料,并與曲藝作家徐明合作撰寫了《晨光茶社的始末》一文,將1943年9月晨光茶社開業至“文革”開始后歇業的基本過程,實事求是地收錄到了濟南文史史冊。

由他和夫人張文卉(晨光茶社女相聲演員)向濟南文史部門提供,由許介文撰寫的《晨光茶社一知錄》中,詳實地介紹了晨光茶社對中國曲藝事業的發展做出的顯著貢獻。并在該文中,對當年云集在晨光茶社獻藝的大多數相聲界老前輩們做出了精辟、簡潔、準確的描述與評價,并總結了他們各自的演出風格和藝術成就。如在表演《洋藥方》的段子中,他不但有口齒伶俐、吐字清晰的深厚功底,而且表演形象聲情并茂,惟妙惟肖,能讓觀眾猶如身臨其境,增強互動。1990年,中央電視臺曾錄制了他與李伯祥合作表演的部分傳統相聲,并存檔收藏。

他整理的晨光茶社相聲藝術部分演出片段,如《山東兒跑堂》、《忙人遇忙人》、《高山求子》、《大戲魔》、《音高音低》、《明偷》、《梆子迷》、《羅成戲貂蟬》等,已經成為晨光茶社后輩相聲演員深造學習的成功教材。

孫少臣的徒弟為魏務良。他的代表作有《歪批三國》、《繞口令》、《大相面》、《大上壽》、《小測字》、《洋藥方》、《外國話》等,新段子有《夜行記》、《一封信》等。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平原县| 遂川县| 新泰市| 呼伦贝尔市| 吴江市| 弥勒县| 灵丘县| 惠州市| 峨眉山市| 广宁县| 云阳县| 新竹县| 沧源| 文水县| 溧水县| 睢宁县| 曲沃县| 长宁区| 民权县| 葫芦岛市| 汾西县| 海晏县| 团风县| 莱阳市| 赤城县| 邛崃市| 盐城市| 德保县| 绍兴县| 晴隆县| 南丰县| 香港| 瑞金市| 都兰县| 瑞昌市| 谷城县| 西昌市| 得荣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