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魁海(相聲第六代傳人)

分類:名家堂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2日    點擊:2199次

武魁海(相聲第六代傳人) 魏文亮的師父 武魁海 名家堂  第1張

武魁海(1903—1962),是老一輩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捧、逗”俱佳并有許多絕技,他的“柳活”深得侯寶林大師贊許。是相聲界公認的“活路寬泛,使活全面”的相聲名家。

武魁海少年時家庭貧困,來天津后以炸油條為生。他有個朋友叫閻笑儒,比他小九歲,也是苦出身,七八歲就出來打工,學織布,進貨莊當伙計。這哥兒倆都愛聽戲,有錢就到戲園子聽戲,聽了以后就學唱,在戲班子里打小鼓的丁鳳來教他倆唱戲,還教會他倆一段相聲《全德報》。小哥兒倆用這個段子跟丁鳳來去上堂會,這是武魁海第一次正式演出。

武魁海和閻笑儒又拜了宋玉清為師。宋玉清外號“宋大撇”,主要唱時調,有時也說相聲,但在相聲行沒拜過師,是“海清”。后來武魁海拜李少卿為師,藝術水平不斷提高,經常演出于京津等地。他的表演,捧逗皆能,單雙俱佳,且活路寬泛,說唱皆精,表演火爆,風格獨特。

武魁海因為是以“海清”入行,對相聲師承關系有自己的想法,曾發誓一輩子不收徒弟。但是當武魁海見到魏文亮之后,他動了心,因為太喜歡這個孩子了。

1952年,武魁海到南市永和茶樓串門兒,當天應該魏墨香表演時調,可巧她拉肚子不能演出,魏墨香的一對兒女——魏文華和魏文亮姐弟上臺頂場,表演相聲《汾河灣》,現場十分火爆。轉天上午,武魁海就找到魏家,要收魏文亮為徒。魏文亮的父母魏雅山、魏墨香也都是行里人,知道武魁海能耐大,當然高興。擺知時,張壽臣、尹壽山、李壽增、趙佩茹、常寶霆、朱相臣、閻笑儒、班德貴、劉奎珍、張振圻都來了。大家都知道武魁海不收徒弟,武魁海指著魏文亮說:“這孩子招人喜歡,是說相聲的料,待會兒就讓他說一段,各位看看活怎么樣,幫我拿個主意,看看我該不該收。”

此時魏文亮已會說二十多段相聲,武魁海讓他再說一遍《汾河灣》,魏文亮是人來瘋,表演得有模有樣。張壽臣說:“該收,這孩子交給魁海,我放心!”此后武魁海每天到魏文亮家,毫無保留地教徒弟使活,魏文亮的姐姐魏文華也一起學。武魁海鼓勵徒弟博采眾長,除了親自給徒弟捧哏,還請馮子玉、尹壽山等大輩兒給自己的徒弟“站一個”(捧哏)。

當年天津說單口相聲的,最好的就是武魁海,他的單口相聲使出來能讓人聽上癮,并有許多絕技。在“柳活”上,侯寶林大師曾稱贊他說:“武魁海學唱河北梆子《轅門斬子》、西河大鼓、靠山調,堪稱絕活兒……值得我學習。”在“說”上更絕。他說“八大棍兒”,不但能說上十天、二十幾天,關鍵是絕在結尾處。大多數藝人,是用“扣子”(評書術語,即懸念)結底,把觀眾“抓”住,讓觀眾轉天再來。他不但如此,而且與眾不同的是,在每天結束時留下的“扣子”,同時也是一個“雷子”包袱兒,讓觀眾的心懸著,可是卻又笑著離開。

武魁海于1962年去世,他的徒弟有陳文光、席香遠、苗文浩、車文通、魏文華、魏文亮、張文霞、劉曼影、李世續。他的代表曲目有《汾河灣》、《學梆子》、《學叫賣》、《捉放曹》等。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文山县| 古蔺县| 文安县| 常州市| 许昌市| 股票| 弥勒县| 建湖县| 彰化县| 缙云县| 拉萨市| 太康县| 滦南县| 东平县| 阳春市| 石河子市| 闸北区| 尚志市| 长海县| 上蔡县| 开封县| 龙南县| 辽宁省| 霸州市| 洱源县| 若尔盖县| 武城县| 文化| 丁青县| 阳新县| 清河县| 类乌齐县| 万载县| 射洪县| 黄山市| 清新县| 呼图壁县| 兴城市| 萍乡市|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