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珠,原名張玉妹,1934年生人,女,相聲演員,回族。 師承相聲前輩焦少海先生,是相聲名家張永熙的養女。他的丈夫王小松(藝名王寶玨)也是一位相聲演員。
張寶珠,祖籍北京西城,不到6歲就父母雙亡,將她和一個小三歲的弟弟分別托付于北京附近的兩家人收養,被養父母收養后由之前的王玉妹改成了現在的張寶珠。被送養的這家沒有孩子,所以用張寶珠老人的那句口頭禪:“就那個意思吧”估計是說,還算不錯吧。養父張永熙就是一位相聲演員,也是張寶珠的啟蒙老師,那時說相聲的就像如今遍布中原大地的草臺班子一樣自由組合閑散管理,都依著行規和業內方式山南海北的一起討生活。
張寶珠14歲的時候,在古都西安正式拜焦少海為師,取名張寶珠,也是焦少海最后一個關門弟子。其師傅焦少海的父親也是相聲行的一代宗師名叫焦德海。
拜師以后張寶珠就跟隨著代拉師妹的師兄李潤杰一起入伙紅星相聲社四處演出謀生。在這個紅星相聲社里面有個俊后生對張寶珠最關心呵護,這就是紅星相聲社的班主的弟弟比張寶珠大九歲,相聲大師——陶湘九的徒弟王小松(藝名:王寶玨)也就是后來人稱:五爺。
1949年全國解放后,紅星相聲社輾轉南北來到了中原重鎮——鄭州,在這里進行了暫時的演出休整,也就是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候,各地紛紛組織社會閑散劇社的藝人們進行“說新、唱新”的創作匯演活動,張寶珠也因為才藝嫻熟,聰慧睿智還得了一個“新劇大獎”,也就是在這一年的臘月,喜事連連的紅星相聲社又迎來了王小松和張寶珠一對新人的結為伉儷的大喜日子。
1952年為了鼓舞前線將士士氣,張寶珠和紅星相聲社的班主也就是王小松的哥哥經組織層層政審、選拔后,光榮的代表祖國人民前往朝鮮前線進行慰問演出?;貒蟮?953年張寶珠和丈夫王小松雙雙被批準參軍,成為了新疆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1962年他們夫婦又被調到了烏魯木齊市曲藝團,后因為文化大革命,又調到河南南陽地區文工團。?
張寶珠、杜國芝
老人家雖然輩分顯赫,功夫了得??墒?,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卻至今未收過一個徒弟,老太太很挑,德行修為不好的不收,德行修為好的,天賦睿智不到位的也不收,再加之,造物弄人機緣陽錯。最后,也沒有一個幸運兒能接受老太太的衣缽,這也是相聲界的和老太太的一大憾事。
張寶珠是現存的為數不多的老一輩女相聲演員,也是于佑福(壽字輩)逝世后輩分最高的女相聲演員。除張寶珠之外,對于當今相聲迷而言,比較著名的老一輩女相聲演員還有回婉華、魏文華、張文霞(田立禾妻)。2013年9月,她還來到了天津,在天津第四屆相聲節中亮相,作為王本林的親弟妹,在“紀念王本林先生專場”上與杜國芝合作,表演了經典的傳統節目《報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