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友(相聲第六代傳人下)

分類:名家堂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30日    點擊:1395次

解放后王長友加入北京市曲藝團。建國后參加相聲改進小組,后轉入北京曲藝團,和譚伯如合作。1962年,他曾參考借鑒上?;鼞虻氖址?,結合相聲語言藝術的特點,與他人合作、改編、創作了一批化妝相聲,如《拔牙》、《資本家與洋車夫》、《耍猴兒》、《如此戀愛》等。由于年輕時失音,嗓音嘶啞,但他能夠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另辟蹊徑,表演時形成以情取勝、以相感人的獨特風格,聽眾冠以“麒派相聲”的美譽。這一點和天津的劉奎珍很像,可惜他的錄像資料很少,我們只能通過文字資料來了解他的表演了。

王長友(相聲第六代傳人下) 麒派相聲 王長友 名家堂  第1張

前排左一為王長友

晚年王長友身體情況不好,1981年查出了胃癌,王長友得知做手術可以活5年,不做手術只能活3年,他能在有限的時間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把藝術傳下去,毅然選擇不做手術。1983年中央電視臺組織北京的曲藝老藝人錄像演出保存藝術資料,王長友帶病與羅榮壽搭檔演出了其代表作《文章會》,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影像。這段錄像在25年后經王長友先生的徒孫肖巍上傳在網絡上出現,使得其藝術更好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王長友的兒子王惠林已經繼承父業(藝名王文林),師承相聲大師劉寶瑞,很受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是北京德云社的元老,現已與搭檔徐德亮一起退出德云社。

王長友于1984年去世,享年72歲。一生培養指導了很多學生,正式拜師收徒的有12人,以趙振鐸成就最為顯著,再傳弟子李金斗也曾得到他的教益。其他弟子有丁玉鵬、郭文岐、茹少亭、寇庚杰、康松廣等。他創作的相聲《不離婚》、《到處碰壁》、《劉巧兒養豬》等均成為保留節目。其代表作有《哭的藝術》、《白逼宮》、《朱夫子》、《批三國》、《文章會》等,單口相聲有《山東斗法》、《君臣斗》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罗城| 枝江市| 清新县| 神农架林区| 乳山市| 屏东市| 云和县| 从化市| 秦安县| 廊坊市| 凌海市| 天镇县| 丹东市| 丰县| 曲阳县| 静安区| 东城区| 肃北| 九龙县| 宜阳县| 阳曲县| 托里县| 原阳县| 迁西县| 永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苗栗市| 咸宁市| 陇南市| 全椒县| 望谟县| 唐山市| 濉溪县| 通江县| 鹤庆县| 景宁| 长白| 津南区| 宁夏|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