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馬氏相聲",是當時相聲界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歷最老、造詣最深的"相聲泰斗"。馬氏相聲雅俗共賞,在天津更是形成了"無派不宗馬"的說法。他家學淵源,博采眾長,承前啟后,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推動了相聲藝術的發展,不愧為當代的相聲泰斗、幽默大師。
馬三立有三個兒子,長子馬志明、次子馬甄、三子馬志良。
馬三立、馬三立的兒子馬志明
馬三立的長子馬志明,公認的相聲大師,國家一級演員,人稱“少馬爺”。他的師父是有“大面包”之稱的朱闊泉,師兄就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姜昆、馮鞏、郭德綱見了他,得喊師爺。馬志明說:我父親在觀眾眼中是一個笑星,他給觀眾帶來笑話,帶來愉快。但是對于我們子女來說,他很嚴肅,在家里很少說笑,對事業當命一樣的關注,拿相聲當做終身的追求,從來沒有糊弄。上臺說相聲是父親的享受,平常的時候,他總是拿著本子、筆寫相聲、改相聲。他這一輩子就是致力于事業,他要干什么都全身心的投入。父親的生活水平頂多就是工人生活,他沒有過多的欲望,他沒有物質追求,可是待人上特別善良。他嘴里沒有說過任何不是,與人為善,心地善良,生活艱苦,沒有追求,最大的欲望就是上臺。只要讓他演出,演出成功觀眾歡迎,這對他來說就是一種精神支柱。
馬志良,馬三立最小的兒子,一直和父親母親生活在一起。父親說他臉上“沒買賣”,所以不準他說相聲。于是,由于父親的阻止,已經被某部隊文工團錄取的馬志良沒能入行。馬三立認為,馬志良如果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相聲演員,從小里說,是糟蹋了馬家的相聲,往大里說,是糟蹋了相聲藝術。馬志良說,“我不怨父親,他是對的,我能理解”,“他太愛相聲了”。在馬志良的眼中,父親是一個耿直的人,他老派、傳統、不諳世事,甚至有些固執。但是,這也正是志良欽佩父親的一個方面。
也許是看淡了,也許是更清醒了,即便總是要被掌聲包圍,總是要被前呼后擁,歷經磨難的馬三立對紛至沓來的榮譽和光環總是要保持距離。在掌聲中,在人群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說:“我不是大師,不是藝術家,我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老藝人,是個熱愛相聲、喜歡鉆研相聲的老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