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山積極進取,銳意創新,上演了二百多個快板書和數來寶段子, 還與人合作出版了《快板書》研究一書。在北京市曲藝公會協助下,成立了北京市相聲改進小組,高鳳山參加并積極編演新曲目,為發展相聲藝術,凈化相聲語言盡心盡力。后專攻快板書、數來寶,并與高德亮、王學義合作。
后排左到右依次高鳳山、羅榮壽
前排左到右依次王鳳山、孫寶才、王長友
高鳳山晚年主要從事曲藝教學工作,并與羅榮壽合作,登臺演出《賣布頭》《黃鶴樓》等傳統相聲節目。他功力深厚,在繼承傳統技巧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演唱快板書,嗓音清脆、字正腔圓,語言俏皮,節奏鮮明,氣勢流暢,唱段緊湊,一氣呵成,板槽極穩而又富于變化,感情充沛、臺風灑脫。在說、逗結合方面,尤有獨到之處。高鳳山對藝術精益求精,注意從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他的表演動作準確,神態逼真, 吐字清脆,節奏俏麗,語言流暢,人稱"高派"快板藝術。高鳳山退休前是北京市曲藝團級別最高的演員,曾由老市長彭真任命為團長。
羅榮壽、高鳳山
1993年高鳳山在北京辭世,享年72歲。為了紀念高鳳山,制作了他的同名電影《高鳳山》,是以第一視角敘述他的故事,著重講述他創立高派表演藝術的艱辛歲月和經歷。內地青年演員楊晶在影片中飾演干兒狼一角,該角色人物造型相當出彩,化的鬢角與胸毛讓觀眾們大跌眼鏡,成為該影片的亮點。
高鳳山的代表作有《同仁堂》、《數來寶》、《諸葛亮押寶》、《張羽煮海》、《武松打店》、《秦瓊賣馬》、《賣布頭》、《黃鶴樓》、《捉放曹》、《北伐成功》、《闖王斬堂弟》、《君臣斗》、《孫悟空三盜芭蕉扇》《黑姑娘》等,其弟子有崔琦、石富寬等。